隔熱紙的演變過程

瀏覽:514      發佈時間:2012-08-15 20:42:45 Share |

 隔熱紙的演變過程

★隔熱紙「黑紙」期

隔熱紙最初是「日本紙」時代,不過那時膠水是要施工人員自己調的,等調好後再噴於玻璃上,膠厚了推不開又會影響視線,膠稀了又會貼不勞造成隔熱紙脫落,因為當時膠模不會收縮,無法完全符合玻璃弧度,貼起來當然不像現在隔熱紙這麼好看。不過隔熱紙不能被廣泛接受主要原因還是清晰度不理想、隔熱率不高與色勞度不佳(退色)等問題有關,當時的紙除了顏色黑之外,恐怕沒什麼太多優點,所以它有個俗稱叫做「黑紙」。

時代腳步向前走,出現自黏式的隔熱紙,不過膠味奇臭無比,老一輩師傅回想起還會以「以前大家膽子大,所以肝都很硬」來自嘲,可見早期產品是無法做到功能與健康兩者兼顧的;還好幾年後有了改變,但只是「大臭變小臭」,至於其他方面則改善不多,以致後擋玻璃始終是以 2~3 片施工接起來的,前擋玻璃最多只能貼一條 20 公分 意思一下,否則不佳的清晰度再加上兩條紙重疊的接線任誰也不會接受。

★隔熱紙轉型期

當「美國紙」進入市場後,隔熱膜收縮的烘貼技術被開發出來,「一片貼」的工法加上清晰度提升,不久「前擋紙」就被開發出來,隔熱紙也被帶入了轉型期,不過隔熱率仍不能大幅提升,隔熱紙還是無法脫離「黑紙」的陰影。鋁噴鍍技術開發出的「鏡面紙」,讓「日本紙」登上了高峰,因為它隔熱高,隱密性也好,所以一時蔚為汽車科技的風潮,前後流行了 10 幾年。但是到了九○年代初,淺色內裝襲擊了汽車業,「鏡面紙」的缺點-嚴重的內反光,終於讓消費者受不了,以至「日本紙」膠厚造成的「橘皮現象」、隔熱差與容易退色等等問題一下全上了抬面;不久「理研」接著「 SONY 」的腳步悄然退出了台灣隔熱紙市場,形成「日本紙」只剩下「 FSK 」一家的情形;但似乎日本廠商還沒反應過來,也就是在 10 年前, COSMI 就開發出「雙彩紙」系列,解決了內反光問題。

★隔熱紙成熟期

由於消費者需求不斷提高,鍍鋁全「鏡面紙」 90 %的隔熱,已不符市場要求,針對此需求 COSMI 與 V-COOL 都開發出貴金屬「銀噴鍍技術」,不但突破了 90 %的隔熱要求,同時也改善了「全鏡面紙」刺眼的外觀,正式進入深邃外觀的「黑金時期」;在此同時,桑碼克則是將韓國原運用在國防上,塗布於士兵衣料中借以吸收掉人體幅射,達到阻斷夜視目的的「紅外線吸收劑」,用以塗布於隔熱紙上,由於膜內不含金屬成份,成為「 GPS 」車種愛用的產品。

COSMI 在「 GPS 」車種專用紙開發上也是不遺餘力,不同處則在於「紅外線吸收劑」耐受溫度的差異,韓國原技術是運用在阻斷夜視達到人員匿蹤為目的,可是在太陽下超過 60 ℃ 就會開始衰退,這對台灣中南部夏季高溫環境或是進入「烤漆室」,都形成一項難以克服的障礙; COSMI 來自美國的紅外線阻斷技術,則是師法於「隱形戰機」,將耐受溫度大幅拉高來面對市場上嚴苛的使用環境。目前「日本紙」最南的疆域是屏東,再往南則看不到「日本紙」的蹤跡,反觀東南亞全是「美國紙」的天下,這種現象就是市場自然選擇下的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