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節為每年
起源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,他在
南朝蕭梁時期宗懍所著的《荊楚歲時記》,是一部中國古代荊楚地區的歲時節令、風物故事的介紹文集。在該書的第卅節裡頭記載著:「按
許多盛行於世的端午習俗,早在屈原與伍子胥之前即已流傳,而且不少都有驅瘟避疫的成分,故此有人推測,端午節源於對惡日(即農曆五月,因仲夏瘟疫流行而得名)的禁忌。
另外一種說法,學者聞一多考證在屈原投江之前,吳越一帶已有端午節存在。端午節最重要的兩項活動——競渡和吃粽子,都和龍有關(見聞一多《神話與詩》的《端午考》),可能是迎濤神祭圖騰的習俗。相傳古代中國南方吳越人(今江浙一帶)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,每年
1939年,抗日戰爭烽火正燃之際,重慶文藝界抗敵協會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,於是議定每年端午節屈原逝世之日為詩人節。
名稱來源「端」字有「初始」的意思,因此「端五」就是「初五」。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「午」月,因此「端五」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「端午」。《燕京歲時記》記載:「初五為五月單五,蓋端字之轉音也。」
習俗
粽子人們在端午節掛艾蒿和艾草(艾葉菖蒲),有些地區會以菖蒲、艾葉、榴花、蒜頭、龍船花,製成人形,稱為艾人以僻邪驅瘴。殷堯藩《端午日》詩云:「少年佳節倍多情,老去誰知感慨生。不效艾符趨習俗,但祈蒲酒話昇平。」梅堯臣在《端午晚得菖蒲》詩云:「薄暮得菖蒲,猶勝竟日無。我焉能免俗,三揖向尊壺。」喝雄黃酒、游百病、佩香囊、備牲醴。
在大中華地區、日本、越南,人們在端午節吃粽子。在荊楚地區,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,以祭祀屈原。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。現在各地粽子不論造型或內容,都有五花八門的變化。如浙江的湖州粽子、四川的椒鹽豆粽、廣東的中山蘆兜粽等。
在臺灣,端午賽龍舟是年度大事,早從在清乾隆二十九年,台灣便有龍舟競渡,古稱「鬥船」;當時台灣府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,發展至今,台灣各地的主要河川,在端午節當天都會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,固有「五月鑼鼓響半天,阮卜看龍船行河邊!」的典故。從